从“一粒种子”看吉林粮食增收新技术
新技术将育种周期从10年缩短到2年,国产玉米种子逐步替代“洋种子”……一粒粒种子,正为吉林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坚强保障。
(相关资料图)
发力科研,国产农业“芯片”算力强
大豆新品种“东生118”,是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花镇不少豆农的新“宝贝”。去年,这个品种在当地重度盐碱地上实现每亩超200公斤的好收成。今年,该品种走进当地更多村屯。从不打粮到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在盐碱地上展现硬实力。
贫瘠的盐碱地种出高产大豆并不容易。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冯献忠和他的团队通过十多年努力,默默在田间和实验室中坚守,建立了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平台,将大豆新品种的育种周期从过去的10年缩短至2年。“我们针对超高产、高蛋白、高油、耐盐碱等品种需求,利用新技术实现大豆个性化、定制化选育。”冯献忠说。
在大安市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2022年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冯献忠是众多奋战在黑土地上的科研工作者之一。一项项新技术,正让国产农业“芯片”更具竞争力。新技术背后,是政策的给力支持。去年以来,吉林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利用生物技术开展突破性新品种选育。
吉林省农科院应用单倍体育种技术,每年多个玉米新品种推向市场,还建立起一套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了一批抗虫、耐除草剂、增产的作物新种质。
攥指成拳,做大做强种业产业链
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里,一派繁忙景象,科创中心、现代种业示范基地拔地而起。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鸿翔种业有限公司是示范区里的企业,年加工玉米种子1亿斤是企业的底气。这几年,这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攥指成拳,打通种子研发上下游的“任督二脉”。“通过科企合作,合力开展育种攻关,做大做强种业产业链。”企业负责人贺伟说。
吉林省农科院是鸿翔种业的合作伙伴,近几年双方合作选育的“吉单63”等玉米新品种快速推向市场。吉林省农科院科研能力强,但市场推广不如鸿翔种业。科企合作后,双方共同开展玉米新品种研发和市场推广。
在吉林省宏泽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展示培育的玉米种子(2022年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有“小快灵”,还有“大联盟”。吉林省正聚集省内40余家科研院校和种业企业组建“吉林省作物生物育种联盟”,协同开展育种科技攻关,加快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大力推广,良种走向四面八方
连续两年粮食总产量超过800亿斤,吉林交出的这份优质产粮答卷中,粮食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功不可没。
洮南市呼和车力蒙古族乡的田地里,玉米苗正茁壮生长,放眼望去一片翠绿。“用上了‘膜下滴灌’新技术,稳产增产有保障。”种植大户路志江信心满满。作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洮南市大力推进万亩高标准农田和种子加工基地建设,几十个优质玉米新品种长势喜人,今年将有数千万斤玉米种子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去年以来,吉林省推动洮南市、公主岭市建设国家级制种大县。公主岭市刘房子街道通过建立300亩玉米高产竞赛展示基地和200亩玉米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集中展示20多家科研单位的优质玉米品种和先进农业技术,带动更多农民应用。
目前,吉林省建立10个新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好品种配套好技术,玉米稳产增产,种植新品种的农户越来越多。”公主岭市种粮大户李振军说。 (薛钦峰 苏适)
从“一杯咖啡”看吉林乡村文旅新气象
不产咖啡豆,却拥有“咖啡热度极高”的县级城市。咖啡热潮从“城市标配”延伸向田野乡村。……白山黑水间,一幅幅乡村文旅画卷描绘出崭新的“诗和远方”。
“一杯咖啡”连接传统与时尚坐在小院的秋千椅上,手握一杯咖啡,浓郁香气弥漫开来。在靠近吉林省延吉市郊区的凤林村,一家隐匿于林间的咖啡店是当地“必打卡”景点之一。延吉市是我国最大朝鲜族聚居地延边州首府,民俗风情独特,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致力于打造“边境线上的网红小城”。几年前,凤林村村民申龙哲尝试创业,他发现城里兴起了咖啡热潮。受此启发,申龙哲决定把咖啡这个“城里人爱喝的玩意”引到村里来。
4月4日,申龙哲在自家咖啡店打扫卫生。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在乡下喝咖啡也可以很时尚。申龙哲选址在村子的果园里,盖了一座富有现代设计感的咖啡店。帽儿山下,果树成行,寂静林野间,飘散咖啡香,这家与树为邻的咖啡店迅速走红,日销量达到700多单,还带动了当地特产苹果梨的销售。
延边州咖啡文化交流发展协会会长崔逢花说,咖啡店的兴起带动乡村消费场景升级,“让时尚、精致也可以成为乡村生活方式的标签”。
“一杯咖啡”解锁乡村流量密码今年初,延吉市凭借咖啡“出圈”。美团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三四线城市咖啡订单增速超过100%,其中延吉居全国县城咖啡消费热度之首。咖啡店不仅串起了城市,还把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搬到了山脚下、田野间,乡村咖啡店随之走红。
6月22日,端午节假期,身着民族服饰的游客在位于延吉市的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内的一家咖啡店里打卡拍照。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除了喝咖啡,还可以一站式体验迷你农庄、登山运动,不虚此行。”在延吉市小营镇东光村一家户外咖啡厅,黑龙江游客王妍汐对记者说。距离东光村约十分钟车程的理化村,一家“林中咖啡店”同样生意火爆。走进店内,游客们一边品味着咖啡,一边透过明亮的落地窗将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咖啡店负责人金志恩说,每逢节假日订单翻番,日客流量超千人次,停车场一位难求。“‘一杯咖啡’里浓缩着文旅融合发展成果。”吉林省饭店餐饮烹饪协会会长生明宇说。
“一杯咖啡”沉淀文旅新名片乡村掀起咖啡热潮的背后,是吉林省通过创新和深耕文化,不断探索乡村文旅新路径。2021年,在《关于推进吉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制定了“到2025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的目标。
4月4日,游客在延吉市郊外的一家乡村咖啡店品尝咖啡。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据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全省各类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超2000家,其中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549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67家,国家丙级旅游民宿16家,分别较“十三五”时期增长了36.9%、99%和77.7%。十年前,吉林的乡村旅游还停留在农家乐、渔家乐“自发生长”的初阶状态;如今,从冰雪体验到红色路线,从生态康养到民俗研学,“山水林田湖草”各具特色。在非遗村感受文化积淀,在文艺村尝试时尚潮流,在生态村体验绿色休闲……黑土地“多点开花”散发芬芳,吉林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金津秀 牛佳)
从“一只大鹅”看吉林特色产业新探索
从不足18万只到突破230万只;从之前的农户散养为主到发展鹅全产业链……白鹅产业,正成为吉林省舒兰市的“富民强市”新增长点。
图为吉林省舒兰市天德乡三梁村白鹅养殖场。
这只鹅“从无到有”“一只成鹅一天需要0.8元饲料,1万只鹅一天能吃掉8000块钱。”舒兰市新安乡养殖户刘华说起过去,“小商小贩压价收,那时候养鹅挣不了几个钱。”舒兰为满语“果实”之意。舒兰市政府认识到,要确保果实在劳动者手里,必须做大做全鹅产业链。建设不少于667平方米的鹅舍,就有近万元补贴;养鹅1000只以上最高可享受4万元贴息贷款;每只鹅保费2元,养殖户承担0.6元,剩余由政府和保险公司补贴;与屠宰企业签订协议,确定保底收购价格……舒兰市政府出台“白鹅十条”扶持政策。政策拉动、服务带动,从做大养殖端开始。2021年底,舒兰成立3个白鹅产业推进专班,解读政策、招商引资、落实项目。聘请江苏农科院组建服务团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疫病防治。
图为吉林省舒兰市环城街道重礼村的白鹅养殖场。
这只鹅“能下金蛋”2022年,舒兰白鹅养殖端产值达到2亿元,直接带动农民增收4400万元。在舒兰市环城街道重礼村占地近4万平米的光伏电站,光伏板和鹅舍间隔排列,光伏阵列整齐划一,像是为鹅舍订制的遮阳伞。“这是‘企业+光伏’牧光互补养殖模式。”“80后”谭忠来一进鹅舍,几千只小鹅急忙跑到一边并齐刷刷盯着他,“目前三个光伏养殖区仔鹅存栏数近10万只,去年出栏33600只,实现利润44万元。”“党支部+合作社”“域外代养”……舒兰创新7种养殖模式。新安乡养殖户刘金平采用新养殖模式饲养白鹅24万只,财政为其补贴保险等总共80余万元。“今年5月购进1万只仔鹅,以合作社的形式养殖。”天德乡三梁村挂职第一书记边荣超说起养鹅的辛苦,“村干部轮流看护。很辛苦,但值得!”
这只鹅“浑身是宝”舒兰地处“黄金产绒带”,鹅羽绒品质上佳。白翎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在这里已根植30年,总经理张玉宝说,“公司年加工羽绒800吨,羽绒制品10万件。年均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近800万元”。舒兰市白鹅产业园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聚集鹅肉加工、羽绒制造、产品研发等白鹅全产业链,计划投资14.2亿元,建成投用后年产值59亿元,带动就业1.9万人。今年将完成综合服务区、肉品生产加工区、屠宰区等八大核心区建设。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向舒兰白鹅产业抛来“橄榄枝”。吉鹅鹅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准备入驻,董事长宋军介绍,“鹅全身都是宝,目前打造寒地有机富硒鹅肉品牌,开发热卤鹅、花胶鹅火锅、鹅预制菜等系列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像磐石的海棠、梨树的花楸、伊通的百合、延边的黄牛等特色产业一样,舒兰的白鹅正成为吉林省特色经济的亮点之一。
原标题:新华每日电讯大版面聚焦吉林乡村振兴新亮点
Copyright @ 2015-2022 新科技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