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大集上也能买到进口水果;田间地头架起手机直播销售农产品、当天就能发货……当前,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正在将美好幸福的生活,带到更多吉林人身边。
记者从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现场会上了解到,2022年以来,省商务厅从打造政策环境、突出项目带动、优化物流体系、推动数字升级等四个方面入手,推动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年来,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近2亿元,在农安、舒兰、靖宇等33个县(市)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围绕“一个上行、三个下沉”建设改造一批县城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物流配送站点、农村集贸市场等县域商业和物流配送基础设施。
(相关资料图)
目前,我省县(市)、乡(镇)、村三级现有各类商业网点30122处,上半年县域商品和服务销售额1161.45亿元,同比增长21.61%,带动205.13万人就业创业;现有物流快递网点22307处、上半年共处理县域快递包裹约1.5亿件,同比增长45.09%。
需求牵引
高低搭配、动态进阶发展路径雏形已具
需求决定消费。县域消费场景接地气、“挂露珠”,最能体现一区一地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在多样化需求牵引下,我省各地县域消费高低搭配、动态进阶的发展路径已现雏形。
凌晨1点,大安市“如意水果食杂”小店生意兴隆。外卖小哥乘着夜色而来,将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水果果切、棒冰冷饮、网红饮料零食装进外卖箱,送往万家灯火深处。店主告诉记者,即便5年前,外卖在这里还是新鲜事儿。随着城市的发展,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变化,通过外卖平台接单、借助外卖小哥送货,成为这家偏僻小店盈利的重要渠道。
数据表明,从主要商业设施每万人保有量来看,全省县域商贸中心、农贸市场、便民商店每万人保有量分别为0.63个、0.27个、83.52个。
东部山区、中部平原、西部草原……我省东中西部发展阶段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与方式也不尽相同,对商业服务的要求高低不一,这就需要发展不同标准、不同层次的商业体系进行保障。
在县域需求的牵引下,我省各地商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速进行中。农安县立足搭建商贸物流配送网,组织发改、财政、商务等部门,规划了农安县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项目,一次性补齐了“最后一公里”短板,未来,该项目将为全县提供“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双向服务。农安这一项目的建设,也成为我省各地县域商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典型代表。
城乡互促
以城带村、城乡融合模式成效已显
城区是各地的经济文化中心,代表了当地最高水准。目前,省内县域市场发展机制已趋于成熟,正在向消费高端化、服务立体化、竞争白热化方向发展。
伴随着城市商贸体系建设的不断进行,省内各类综合体、连锁商超、社区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部分地区出现一铺难求的火热局面。
“好铺面,没那么好找!”家住靖宇县的陈魁最近打算租一家临街门市,经营便利店生意。资金备足,货源也准备好了,目前正一门心思找“旺铺”。陈魁表示,好位置一般会被早早预定,选到合适位置要多费一番心思。
靖宇地区商贸兴盛的表现不止于此。记者了解到,在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中,靖宇县通过线下连锁加盟和线上联盟等方式对县级供应链企业前置仓进行数字化和连锁化转型升级,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能力、仓储能力、运输能力整体提升50%以上,实现了构建智慧农村供应链串联农村上行与下行通道、确保供需平衡与应急保供保障。
县域消费市场的加速发展,也吸引了更多大型品牌商业企业“抢滩”市场。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为抢占农村市场,积极在县域农村开店设点。长春欧亚集团的综合体和商超门店已遍布各县和大型乡镇,榆树心声活、舒兰东北亚占据乡镇大型超市发展连锁经营,社区团购已成为农村网民生鲜采购的普遍选择。
电商下乡
点面结合、同频共振协同发力
县域商业贯穿“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全过程,就像遍布全身的血管,连通各类器官并向其输送养分,保障了县域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和人民生产生活质量,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提升消费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几年来,通榆县通过组建公共服务团、开发小米产业大数据等举措,建设云起向海直播基地,为农产品上行、产销对接、达人助农提供服务赋能。通过“一村一主播”“一企一主播”公益培训,建立通榆主播人才库,开通“抖快微”通榆电商账号,现已培育网店2636家、带动就业0.79万人。
数据显示,目前,分布在43个县(市、区)、549个乡镇、8410个行政村的30122处商业网点、22307处快递物流网点均有不同程度的直接和间接联系,通过连锁加盟、供应链协同、捆绑经营等利益联结机制结成稳固的同盟,形成了经营降本增效、服务提质升级、功能拓展延伸的县域商业流通网络。
Copyright @ 2015-2022 新科技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